从习大大视察,看阿里云与贵州如何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
(编辑:jimmy 日期: 2025/1/19 浏览:3 次 )
前几天,习近平主席去贵州视察,对贵州搞大数据给予了充分肯定,强调“确实有道理”,能为其他地方提供参照。就在他去之前几天,我跟朋友聊,习主席一定会去贵州,呵呵。因为过去一年那里声量之大,足以吸引当局最高领导站台,锦上添花之后,会成为样板工程。
贵州过往一年动向,可称为一轮改革信号。不同于当年最高领导高调南巡讲话,改革始于沿海,此次由内陆省份引发,以看去不经意的互联网主题做推手,有望成为新样本。
它一定会带来巨大的溢出效应,刺激产业、企业机会,包括可能引爆的投资板块。但我能感受到的是,第一波真正受益的企业,会是那些基础型信息化企业,尤其与贵州改革主题吻合最紧的互联网公司,当然是以阿里为核心的BAT们。
这里就以阿里为例。说起来,贵州在信息化方面忽然大热,固然与该省富有前瞻性的规划有关,但若没有阿里云参与,可能不会那么快。贵州与阿里的互动,是现代政经、政企合作的成功样本。当然这里面一定有阿里商业化用意、庞大的企业战略在。可以说,阿里云正是抓住了贵州样本,获得了快速复制全国乃至全球的机会。
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贵州样本的由来。
2013年前,贵州在信息化领域还是波澜不惊,存在感并不深。2013年立马不一样。当年7月,贵州接连发布多个信息化文件,尤其公布了《贵州省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计划》。与其他省口号大于实质不一样,发布后,贵州立刻促成许多合作案:当年9月,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落地;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落户;富士康(贵州)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开工建设等。
2014年以来,贵州先后举办了“云上贵州”大数据国际年会、“云上贵州”2014阿里云开发者大会西南峰会、2014中国“云上贵州”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等多个重大活动。
这一波热点多,但似乎还停留在规划、展会、招商层面。在产业界看来,内陆信息化本来就是个趋势。但若仔细观察,“云上贵州”不是闭门造车式的政府政绩工程,而是由应用场景驱动、融产业、企业、各种线下资源于一体的巨大工程,就能体会到它的落地力量。
这是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政府、企业和事业单位数据整合管理和互通共享的云服务平台。
躲在幕后的阿里云,则是这一平台从虚到实的支撑。2014年4月,贵州与阿里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,协同推进“云上贵州”平台建设。阿里不但赞助了“云上贵州”西南峰会,去年10月规模庞大的阿里云大会上,“云上贵州”也是它重头推介的项目,引爆行业。
在阿里云基础设施支撑下,巨头12万核计算资源、100PM储存资源、500TB内存资源的服务能力,能支撑电子政务、智能交通等7大云服务、41个应用系统、省内26家单位门户网站,以及贵阳、安顺、遵义等5套办公系统也统统搬入其中,实现了政府部门之间、政府和企业的数据交换。
也正是在阿里云年度峰会上,贵州省政府得以用最为市场化的语言,对外展示了该省在新一轮信息化进程中前瞻又务实的谋略,从而引发强烈关注。
那一次,我参与了针对贵州省经信委常务副主任马宁宇的采访,他充分体现了贵州新一代学者型官员,在信息化时代的远见。当天他说,贵州的规划不但着眼长远,更是着眼于未来一到两年,两到三年的事,与阿里的战略合作非常务实,“落不到实处的规划是毫无意义的”。阿里CTO王坚当天说,贵州省政府对于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的规划,可以说是新的背景下,“中国一次新的改革开放”。
王坚的这句,据说获得了当局更高领导的强烈关注,引发更多人士关注贵州。
阿里云的参与,显然快速推动了贵州大数据产业走向落地。
阿里云业务发展总监潘立维透露,阿里至少有60多名工程师参与“云上贵州”,短时间内完成了飞天云计算平台的输出,并将贵州7个厅局41个系统顺利迁到了“云上贵州”平台。
2015年2月,工信部批准了贵阳·贵安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区后,贵州3月份出台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中,就有阿里云的勾画、设计理念,比如坚持数据是资源、产业是目的、应用是核心、安全是保障4个理念,通过解答数据从哪来、数据存放在哪、数据谁来使用3个问题,打造基础设施层、系统平台层、云应用平台层、增值服务层、端产品配套层5个层级,最终在贵州建成大数据内容、服务、金融三大中心。
阿里的参与,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形成丰富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提供的基础。一个多月前,贵阳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,应该也是全球第一个直接命名的大数据交易所。贵阳这一举动,立刻引发政府层面关注,从中央到地方,许多代表前去视察、学习。至此,贵州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样本工程,可以说已经浮出水面,树立起来。
当然,对于快速冲刺的阿里云来说,这里面有巨大的商业机会。
作为国内最大的公有云服务企业,阿里太渴望一次巨大、集中的练兵机会,如此可以整体展示阿里集团云时代的竞争力。若只是单一的模块比拼,它未必胜过其他对手,但是若论整体,可以说,在中国乃至全球,阿里云的整合能力都名列前茅。
而贵州,为阿里云新一轮拓展创造了口碑,从而可以复制并输向全国乃至全球区域国家市场。
你能看到,截至目前,除了参与“云上贵州”平台设计,阿里云在平台落地上,更是不遗余力:比如,贵州贵州是个非常拥堵的城市,阿里云已经参与治“堵”,通过大数据,用最优算法减少红灯时间86%,缓解交通堵塞压力;贵州茅台集团已将1000多家专卖店系统、32家自营店系统,茅台网上商城、公共电商平台接口系统等,一次性全都迁移到阿里云。
远不止大企业,贵州小企业甚至创业小组也开始借力阿里云。比如贵阳新创企业“货车帮”,也即被称为货运行业的“滴滴快的”,已将系统全部落户在阿里云平台。贵州游戏业新锐团队iTiTa,就购买了阿里云服务器服务,这支学生创业军团认为阿里云更懂中国企业和市场,之前用过亚马逊云服务,服务总是延迟。
在贵州的整体参与,为阿里云提升了巨大的影响力。粗略统计,也正是从“云上贵州”开始,阿里云与中国地方政府的整体合作,一个接着一个,目前已达20个左右。甚至,前不久,中东阿联酋都被阿里云吸引,双方决定成立合资公司,共同拓展商机。
想想看,在前不久全球首届大数据博览会上,马云为什么能够陪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现场视察,就不难理解阿里参与的深度,以及阿里为什么如此倾心贵州信息化进程了。这是一家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的巨头。
当然,这也跟阿里的商业模式定位有关。在BAT乃至全球互联网巨头中,阿里具有最强的商业化整合能力,它比其他巨头更能贯通B、C两端,它的万亿GMV平台,比那些侧重工具类的互联网企业,拥有更大的撬动现实经济的能量。
这可不是否认阿里云在微观技术上的能力。6月18日,它宣布对外开放时,公布了许多关键的技术,首批包括人脸分析、大数据处理、文字识别、移动质量中心等18项核心技术,预计2015年将增至30项以上。届时,GPU高性能计算集群,语音、图像识别服务,在线图像处理,深度学习平台等也将悉数开放输出。消息人士透露,阿里集团正在招募全球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牛人,组建更牛逼的研发团队。
基于阿里平台崛起的阿里云(http://click.aliyun.com/m/1165/),过去侧重自身平台服务,但它经受的复杂、苛刻的挑战,丝毫不逊于那些开放的对手。之前,中国铁道部、中国海关已经相继牵手阿里云,标志着它已获得特殊肯定。
当然,阿里云的崛起,2015年马云对云端、B端服务的强调,也隐含着阿里的某种危机感。因为,如果不能服务好B端,不能参与更深层面的设计,产品与服务不可能有效到达客户,前端所谓消费体验都会是无源之水。
一个革命老区,忽然成了全球大数据之都,并获得国家最高领导人肯定,肯定不是一次简单的产业布局成效所致,一定是有更高的战略用意。你能从习近平再度强调遵义会议的价值就能体会到,贵州能成为一种新的改革开放样本,带有某种革命精神的印记。
但这一切具体落实,则与当地政前瞻理念、改革动力,与阿里、BAT们碰撞直接相关。应该说,面对巨大的战略机遇,贵州与阿里们互相成就了自身。它们的相遇与碰撞,体现的是中国国家战略与产业、企业战略日益趋同,这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机遇期,效应绝不会是简单的互联网+层面,而是涉及国家竞争力、产业结构、区域经济平衡发展、社会公平与民主的一场改革,它兼顾效率与公平,不但撬动区域经济,更会直达大众人心。
贵州过往一年动向,可称为一轮改革信号。不同于当年最高领导高调南巡讲话,改革始于沿海,此次由内陆省份引发,以看去不经意的互联网主题做推手,有望成为新样本。
它一定会带来巨大的溢出效应,刺激产业、企业机会,包括可能引爆的投资板块。但我能感受到的是,第一波真正受益的企业,会是那些基础型信息化企业,尤其与贵州改革主题吻合最紧的互联网公司,当然是以阿里为核心的BAT们。
这里就以阿里为例。说起来,贵州在信息化方面忽然大热,固然与该省富有前瞻性的规划有关,但若没有阿里云参与,可能不会那么快。贵州与阿里的互动,是现代政经、政企合作的成功样本。当然这里面一定有阿里商业化用意、庞大的企业战略在。可以说,阿里云正是抓住了贵州样本,获得了快速复制全国乃至全球的机会。
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贵州样本的由来。
2013年前,贵州在信息化领域还是波澜不惊,存在感并不深。2013年立马不一样。当年7月,贵州接连发布多个信息化文件,尤其公布了《贵州省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计划》。与其他省口号大于实质不一样,发布后,贵州立刻促成许多合作案:当年9月,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落地;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落户;富士康(贵州)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开工建设等。
2014年以来,贵州先后举办了“云上贵州”大数据国际年会、“云上贵州”2014阿里云开发者大会西南峰会、2014中国“云上贵州”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等多个重大活动。
这一波热点多,但似乎还停留在规划、展会、招商层面。在产业界看来,内陆信息化本来就是个趋势。但若仔细观察,“云上贵州”不是闭门造车式的政府政绩工程,而是由应用场景驱动、融产业、企业、各种线下资源于一体的巨大工程,就能体会到它的落地力量。
这是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政府、企业和事业单位数据整合管理和互通共享的云服务平台。
躲在幕后的阿里云,则是这一平台从虚到实的支撑。2014年4月,贵州与阿里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,协同推进“云上贵州”平台建设。阿里不但赞助了“云上贵州”西南峰会,去年10月规模庞大的阿里云大会上,“云上贵州”也是它重头推介的项目,引爆行业。
在阿里云基础设施支撑下,巨头12万核计算资源、100PM储存资源、500TB内存资源的服务能力,能支撑电子政务、智能交通等7大云服务、41个应用系统、省内26家单位门户网站,以及贵阳、安顺、遵义等5套办公系统也统统搬入其中,实现了政府部门之间、政府和企业的数据交换。
也正是在阿里云年度峰会上,贵州省政府得以用最为市场化的语言,对外展示了该省在新一轮信息化进程中前瞻又务实的谋略,从而引发强烈关注。
那一次,我参与了针对贵州省经信委常务副主任马宁宇的采访,他充分体现了贵州新一代学者型官员,在信息化时代的远见。当天他说,贵州的规划不但着眼长远,更是着眼于未来一到两年,两到三年的事,与阿里的战略合作非常务实,“落不到实处的规划是毫无意义的”。阿里CTO王坚当天说,贵州省政府对于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的规划,可以说是新的背景下,“中国一次新的改革开放”。
王坚的这句,据说获得了当局更高领导的强烈关注,引发更多人士关注贵州。
阿里云的参与,显然快速推动了贵州大数据产业走向落地。
阿里云业务发展总监潘立维透露,阿里至少有60多名工程师参与“云上贵州”,短时间内完成了飞天云计算平台的输出,并将贵州7个厅局41个系统顺利迁到了“云上贵州”平台。
2015年2月,工信部批准了贵阳·贵安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区后,贵州3月份出台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中,就有阿里云的勾画、设计理念,比如坚持数据是资源、产业是目的、应用是核心、安全是保障4个理念,通过解答数据从哪来、数据存放在哪、数据谁来使用3个问题,打造基础设施层、系统平台层、云应用平台层、增值服务层、端产品配套层5个层级,最终在贵州建成大数据内容、服务、金融三大中心。
阿里的参与,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形成丰富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提供的基础。一个多月前,贵阳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,应该也是全球第一个直接命名的大数据交易所。贵阳这一举动,立刻引发政府层面关注,从中央到地方,许多代表前去视察、学习。至此,贵州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样本工程,可以说已经浮出水面,树立起来。
当然,对于快速冲刺的阿里云来说,这里面有巨大的商业机会。
作为国内最大的公有云服务企业,阿里太渴望一次巨大、集中的练兵机会,如此可以整体展示阿里集团云时代的竞争力。若只是单一的模块比拼,它未必胜过其他对手,但是若论整体,可以说,在中国乃至全球,阿里云的整合能力都名列前茅。
而贵州,为阿里云新一轮拓展创造了口碑,从而可以复制并输向全国乃至全球区域国家市场。
你能看到,截至目前,除了参与“云上贵州”平台设计,阿里云在平台落地上,更是不遗余力:比如,贵州贵州是个非常拥堵的城市,阿里云已经参与治“堵”,通过大数据,用最优算法减少红灯时间86%,缓解交通堵塞压力;贵州茅台集团已将1000多家专卖店系统、32家自营店系统,茅台网上商城、公共电商平台接口系统等,一次性全都迁移到阿里云。
远不止大企业,贵州小企业甚至创业小组也开始借力阿里云。比如贵阳新创企业“货车帮”,也即被称为货运行业的“滴滴快的”,已将系统全部落户在阿里云平台。贵州游戏业新锐团队iTiTa,就购买了阿里云服务器服务,这支学生创业军团认为阿里云更懂中国企业和市场,之前用过亚马逊云服务,服务总是延迟。
在贵州的整体参与,为阿里云提升了巨大的影响力。粗略统计,也正是从“云上贵州”开始,阿里云与中国地方政府的整体合作,一个接着一个,目前已达20个左右。甚至,前不久,中东阿联酋都被阿里云吸引,双方决定成立合资公司,共同拓展商机。
想想看,在前不久全球首届大数据博览会上,马云为什么能够陪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现场视察,就不难理解阿里参与的深度,以及阿里为什么如此倾心贵州信息化进程了。这是一家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的巨头。
当然,这也跟阿里的商业模式定位有关。在BAT乃至全球互联网巨头中,阿里具有最强的商业化整合能力,它比其他巨头更能贯通B、C两端,它的万亿GMV平台,比那些侧重工具类的互联网企业,拥有更大的撬动现实经济的能量。
这可不是否认阿里云在微观技术上的能力。6月18日,它宣布对外开放时,公布了许多关键的技术,首批包括人脸分析、大数据处理、文字识别、移动质量中心等18项核心技术,预计2015年将增至30项以上。届时,GPU高性能计算集群,语音、图像识别服务,在线图像处理,深度学习平台等也将悉数开放输出。消息人士透露,阿里集团正在招募全球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牛人,组建更牛逼的研发团队。
基于阿里平台崛起的阿里云(http://click.aliyun.com/m/1165/),过去侧重自身平台服务,但它经受的复杂、苛刻的挑战,丝毫不逊于那些开放的对手。之前,中国铁道部、中国海关已经相继牵手阿里云,标志着它已获得特殊肯定。
当然,阿里云的崛起,2015年马云对云端、B端服务的强调,也隐含着阿里的某种危机感。因为,如果不能服务好B端,不能参与更深层面的设计,产品与服务不可能有效到达客户,前端所谓消费体验都会是无源之水。
一个革命老区,忽然成了全球大数据之都,并获得国家最高领导人肯定,肯定不是一次简单的产业布局成效所致,一定是有更高的战略用意。你能从习近平再度强调遵义会议的价值就能体会到,贵州能成为一种新的改革开放样本,带有某种革命精神的印记。
但这一切具体落实,则与当地政前瞻理念、改革动力,与阿里、BAT们碰撞直接相关。应该说,面对巨大的战略机遇,贵州与阿里们互相成就了自身。它们的相遇与碰撞,体现的是中国国家战略与产业、企业战略日益趋同,这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机遇期,效应绝不会是简单的互联网+层面,而是涉及国家竞争力、产业结构、区域经济平衡发展、社会公平与民主的一场改革,它兼顾效率与公平,不但撬动区域经济,更会直达大众人心。
下一篇:快播CEO王欣太太获万人打赏:要捐给有梦想的人